文/桐城一派证券配资门户
你听说过“齐女两袒”这个成语吗?相比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“齐心协力”、“齐头并进”、“齐天大圣”等等,“齐女两袒”显得相当冷门。如果不是专门研究古汉语,大多数人对它可能是“它认识你,你不认识它”,知道它出处的人更是凤毛麟角。
不过吾邑的老乡郁震宏兄就不一样了。这位老兄在中华书局工作多年,专长研究古文和古诗词,掌握的典故掌故多得就像数家珍一样。对他来说,这个成语简直是小菜一碟,出处、原文随口而出,讲解得清清楚楚,干净利落,毫无拖泥带水。
跟郁兄玩成语典故,分分钟就被秒杀,根本不是对手,不被他“玩死”都算幸运了。
东汉学者应劭写过一本书,叫《风俗通义》,里面有一篇小文《两袒》,讲的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“齐女两袒”寓言故事。
原文是这样写的:
齐人有女,二人求见。东家之子丑二富,西家子好而贫。父母疑不能决,问其女,定所欲适:“难指斥言者,偏袒,令我知之。”女便两袒,怪问其故。云:“欲东家食,西家宿。”
用现代话来说,就是这个意思:
展开剩余78%齐国有一个姑娘,待字闺中,同时有两个男孩看上了她。东家那儿的儿子虽然家财万贯,却相貌极其丑陋;西家儿子虽然家境贫寒,却是个俊朗的小鲜肉。
姑娘的父母拿不定主意,就让女儿自己决定,“如果觉得不好意思直接说清楚,也可以用动作告诉我们。你愿意去东家,就袒露左臂;愿意去西家,就袒露右臂。”可是姑娘却袒露了两只胳膊。
父母大惑不解,问她为什么,她答:“东家有钱,我到东家吃饭;西家帅气,我到西家睡觉呗!”
最近,这个成语忽然火了起来。火爆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很多女性在打疫苗时,习惯性地主动露出香肩,让人浮想联翩。
于是有人开玩笑说,打疫苗的美女们恨不得“东施效颦”,学学“齐女两袒”,干脆两只胳膊都露出来!
这个解释显得牵强附会,可信度不高。
倒是那个英文名叫“Eileen Gu”的“青蛙公主”,倒有点“齐女两袒”的味道。
这位“青蛙公主”最近也引发热议。她自称是美国申办2030年(2034年)盐湖城冬奥会的大使,消息传开后,国内网民一片哀鸣,对她口诛笔伐,有人指责她忘恩负义,有人骂她吃里扒外。
四个月前的冬奥会,青蛙公主摘得两金一银,代言广告纷纷而来,荣誉和财富滚滚而入。结果拿着这些荣誉,她甩下一句“谢谢中国”,就飘洋过海回了美国。
她说过一句名言:“我在中国就是中国人,我在美国就是美国人。”你细细品味,反复琢磨,这话的含义耐人寻味。
这不就是那位齐女所说的“欲东家食,西家宿”吗?青蛙公主在中国赚钱,在美国生活学习,简直是一千多年后的“齐女两袒”的翻版。
其实,不光是青蛙公主,这种“齐女两袒”的人,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。
齐国那姑娘,既想嫁给多金的男人,又想和小鲜肉共享生活,想兼得财富与美貌,这世界上哪有这么美的事?难道她不懂“鱼与熊掌不可兼得”的道理吗?
升官发财往往难以兼得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一个领导干部,如果既想保住乌纱帽,又想借权谋财,这样的人还能真心为民办实事吗?
你难道没看见吗?极少数手握权力的人,表面道貌岸然,暗地里却两面三刀,靠权力寻租牟利,把“齐女两袒”的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。
可怜的齐女,自此以后就成了“两袒”的笑柄,被后世嘲笑讥讽了一千多年。“东食西宿,廉者当不如是”,成了教育世人的反面教材。
她若有知,恐怕一千多年后看到如今的现实,“鱼与熊掌得兼”居然变成了现实,定会叹息自己比窦娥还冤,恨自己生不逢时。
在今天这个时代,“东家食、西家宿”其实已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如果齐女在地下有知证券配资门户,恐怕得感叹自己真是命途多舛,太不走运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